给闺女取名,最怕撞车,又想有点文化底蕴,于是我把翻得卷边。别看它两千多年老古董,里头的字句今天读来照样灵动,尤其给女孩起名,温柔里带骨气,听着就舒服。
先说“思无邪”。原句“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思无邪”。我直接截出“思无”二字,文雅又不拗口,邻家小妹妹也能叫得顺口。后来细品,“思”是琢磨,“无”是纯净,合起来就是心里干净又肯动脑,挺符合我对姑娘的期待。
再挑一个,“安仁”。出自“仁者安仁”,听着像佛系鸡汤,其实讲的是内心稳当。女孩生在喧嚣时代,能自带一份安定,比啥都金贵。我把它写成“安如”,听上去软萌,却把“仁”的底子悄悄藏起来,外柔内刚。
有朋友喜欢“巧笑”,说“巧笑倩兮”太美了。虽没直接抄这四个字,却借“里仁为美”把“里仁”推了出来。我灵机一动,换成“李仁”,既谐音“里仁”,又保留姓氏,读着像春风拂面,还带着书香。
翻着翻着,又瞄到“斐然”。孔子夸弟子“斐然成章”,本来赞文章漂亮,拿来做名字,像把一段锦缎披在孩子身上,走路都带光。我把它拆成“斐然成章”里的“斐章”,再调个顺序叫“章斐”,中性里透出秀气,以后写简历也好看。
最惊喜的是“知乐”。原句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”,把“知乐”拎出来,像把智慧和欢喜捆在一起。女孩叫“知乐”,听着就爱笑,还带点机灵劲。我试着写了几遍,笔画不繁,签名也顺手。
有人担心太古,怕孩子被笑话。其实把生僻字避开,选些常见却少用于名的组合,就能古今通吃。像“思无”“安如”“知乐”,幼儿园老师点名不会卡壳,长大后填表格也不尴尬。
最后定下小名“如宜”。灵感来自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挑出“和”与“宜”的意境,再简成两个字。叫起来糯糯的,像含着一颗糖,又暗合“恰到好处”的期许。以后她若问出处,我就说:妈妈当年翻,一眼相中,愿你事事皆宜。
起名这事儿,说到底是把愿景揉进几个字。两千多年前的老先生要是知道,大概也会捋胡子笑:想不到我这几句大白话,还能给今天的小丫头当护身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