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一只小黑狗起名,听起来像小事,可一旦真把狗子抱回家,对着那双湿漉漉的眼睛,你就会发现这事儿比写论文还烧脑。黑得发亮的毛色在灯下泛着蓝光,像一块打磨过的墨玉,名字要是配不上,总觉得委屈了它。于是,你开始在客厅来回踱步,嘴里念念叨叨,什么“黑豹”“墨墨”“乌丸”轮番上阵,小黑狗歪头看你,尾巴摇得像节拍器,仿佛在说:哥,再想想,我还没点头呢。
先从颜色下手最直观。黑得纯粹,可以叫“玄驹”,古人就这么喊黑马,借来用用也算致敬经典;想接地气一点,“煤球”够可爱,就是容易让人联想到灶台,听着有点饿。再深一点,夜空的意象也不错,“星野”“暮霭”“辰砂”都带着点诗意,喊一声狗子冲过来,像在银河里撒了把黑芝麻,画面感拉满。
要是想避开颜色梗,性格反而更出圈。我家隔壁的黑柯基天生社牛,见人就咧嘴笑,主人干脆赐名“嘿嘿”,拟声又拟态,每次遛狗满小区都是“嘿嘿过来嘿嘿别扑”,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在讲相声。朋友家的黑拉拉胆子小,打雷就钻床底,名字却反差萌,叫“坦克”,说是以毒攻毒,结果现在一听“坦克冲锋”,狗子跑得比雷还快,也算反向训练成功。
方言梗也能玩出花。广东同事把小黑法斗喊“黑仔”,听着像骂孩子,实则宠到骨子里;四川人直接上“黢黑”,尾音拖长,狗子一听就晓得喊自己,外人还以为主人在表演川剧。我试过用老家话叫它“乌噜”,发音像喉咙里滚出一颗巧克力,狗子居然五秒就学会回应,看来语感这东西,跨物种也通用。
实在纠结,就把仪式感拉满。拿本诗经翻,看见“皎皎白驹”突发奇想,黑的对立是白,那就叫“不皎”,文艺又傲娇;或者翻星座指南,查到黑狗守护星是土星,干脆取名“Saturn”,遛狗时喊英文,邻居以为你在拍科幻片。最离谱的是一程序员朋友,给狗起名叫“#”,纯黑十六进制,每次去宠物医院登记,前台小姐姐都要问三遍:“先生,您确定不是密码?”
小黑狗起名这事,说到底跟给微信换头像一样,当时想得死去活来,过半年就觉得幼稚。名字最后都会变成一声口哨、一个眼神,你蹲下来张开手,狗子四脚腾空扑进怀里,那一刻它叫什么都无所谓,反正你喊的是全世界最动听的咒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