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哎,兄弟,你打算开个小馆子,菜单都写好了,结果卡在给店起名字上?是不是一打开起名软件,满屏都是‘某某小炒’、‘某某快餐’,看得脑壳疼?”别急,今天咱就掏心窝聊聊——中式快餐到底咋起名,让第一次开店的你也能秒懂,少走弯路。
“不就一个招牌嘛,叫啥不一样?”
嘿,还真不一样。名字就像第一印象,客人扫一眼,脑子里已经给你贴了标签:便宜?干净?地道?网红?
举个真事儿:广州天河有家“阿强酸菜鱼”,本来生意平平,后来改叫“阿强·一碗入魂酸菜鱼”,外卖单量蹭蹭涨30%。你说玄不玄?其实就是把“好吃到灵魂”塞进了名字里,让人秒get卖点。
太长:像“老北京传统风味炸酱面手工小馆”,客人念完都饿了,记不住。
太绕:生僻字、谐音梗,顾客手机打字搜不到,直接流失。
太像:满大街都是“张师傅”、“李记”,顾客脸盲,转身就忘。
先问自己:“我卖啥?”
卖饭→“饭”
卖面→“面”
卖粉→“粉”
让名字有温度:
香、爽、爆、暖……
比如“爆炒香肉饭”就比“香肉饭”带劲。
接地气:
“川娃子”、“湘妹子”、“山东大汉”……一听就知道味儿正。
2~4个字最好记,手机一屏能显示全。
举个栗子:
“川爆”2字,上口;
“阿甘锅盔”4字,有故事感。
原名 | 改名后 | 月销变化 | 亮点 |
---|---|---|---|
传统小炒 | 炒爷·下饭小炒 | +42% | “爷”字显手艺老道 |
重庆面馆 | 山城一碗 | +35% | 地域+量感 |
快餐便当 | 暖盒·现炒便当 | +50% | “暖”字击中打工人情绪 |
外卖平台搜同类:看前十名的名字,抄结构不抄字。
小红书/抖音搜“中式快餐”:高赞视频里常带店名, tweak一下就能用。
方言词典:四川话“巴适”、广东话“靓”,塞进去立马地道。
开业前三天,门口摆个小黑板:“给小店起个名,选中送100元餐券”。
我试过,顾客脑洞大开,比我自己想得还绝。最后选了个“饭醉团伙”,年轻人拍照发圈,免费广告到手。
别用生僻字:输入法打不出等于自杀。
别蹭大牌:某“肯德炸鸡”被投诉,三天关门。
别迷信测名软件:那玩意儿按笔画收费,不如问隔壁阿姨。
饭醉团伙
炒爷驾到
面霸江湖
碗里山河
川味打卡
香到跺脚
锅气冲霄
粉面世家
热辣救星
一口入魂
老锅有火
饭是热的
山城一碗
湘当有味
鲁味直达
粤来香
陕面秦声
云吞大侠
粥到暖
烧饼特工
名字不是玄学,是降低顾客决策成本的工具。
记住公式:品类+情绪+地域+短=好记好传。
下次你走在街上,看见“锅气冲霄”四个字,会不会忍不住想进去闻闻?那就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