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当爸妈,总想把所有“起名师”和“玄学大师”请回家,可钱包和时间都不允许。朋友一句“你去下个宝宝起名软件下载试试”点醒了我,没想到真比翻字典快十倍。打开界面,输入宝宝出生日期、性别,再挑个喜欢的音调,几秒钟就蹦出几百个名字,旁边还标注五行缺啥、笔画吉凶,连粤语读音都考虑到了,比我妈翻黄历靠谱。
我不是迷信,但有些讲究宁可信其有。软件里有个“智能避忌”选项,能把谐音尴尬、生僻字、长辈重名统统筛掉。我姓杜,最怕孩子被叫“肚子痛”,它直接给我屏蔽了所有“杜子X”组合,瞬间安心。更贴心的是,它还能查重名率,点开地图一看,隔壁小区已经有三个“梓轩”,果断放弃。
用久了发现,宝宝起名软件下载不只是起名,更像一本育儿小百科。有个“文化典故”板块,把里的好词都标出来,还配上翻译。我就是在那儿翻到“沅有芷兮澧有兰”,才敲定女儿叫“芷澜”,既有水意,又带草香,爷爷听了直点头。
当然,软件也不是万能的。它给的“高分”名字里偶尔冒出冷僻字,“翀”“彧”看着高大上,可老师点名都犯怵。我和老婆最后把候选名打印出来,贴在冰箱门,每天路过读一遍,一周后就自然淘汰掉拗口的。现在想想,技术再牛,也得靠爸妈的语感把关。
要说最让我惊喜的,是“家族字辈同步”功能。我家谱里排到“承”字辈,软件直接把这一辈的可用字放进词库,再自动匹配音韵,省去了翻族谱的麻烦。奶奶原本担心“承”字太硬,结果蹦出“承悦”“承熙”这种软糯又不失传承的选项,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。
其实身边很多新手爸妈都在用,只是大家不好意思承认。毕竟以前起名靠翻书、托关系,现在点点手机就搞定,听起来像偷懒。但省下来的时间,我多抱了娃十次,老婆多睡了俩小时,这笔账怎么算都值。等娃长大问起名字由来,我打算把软件里那份“命理报告”打印给他,告诉他:爸妈把科学和祝福都放进了这几十画里,剩下的路就靠你自己写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