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哎,哥们,你说我开个小烟酒店,名字叫啥好?”
“就叫‘烟酒行’不行吗?”
“行个鬼!满大街都是这仨字,顾客连门都不想进。”
如果你也卡在“起名”这关,别慌。今天咱们用大白话,把“给烟酒商行起名字”这件事拆开揉碎,让你从一头雾水变成“起名小机灵”。走起!
一句话:名字就是第一声招呼。
顾客隔着三米远,先看到的不是货架,是招牌。招牌顺眼,脚就迈进来了;招牌拗口,转身就去隔壁。
自问自答时间
Q:我就卖烟卖酒,名字差不多就行?
A:差一点都不行!2024年美团本地生活数据显示,同类店铺里,名字带亮点的新店,30天内的收藏量平均高出37%。
卖给谁?
年轻人?老酒友?还是社区大叔?
卖啥主打?
精酿啤酒?高端雪茄?还是平价口粮?
想让人记住啥?
实惠?品味?还是人情味?
把这三点写在纸上,起名就有了方向。
例子:
“1919酒客”——数字好记,“酒客”谐音“久客”,老回头客的意思。
“520烟舍”——年轻人路过就想拍照发朋友圈。
优点:朗朗上口,传播快。
缺点:谐音太多容易撞车,最好再配一个副标语,比如“520烟舍——抽根烟,说句心里话”。
例子:
“北门口小酒坛”——一听就是街坊老店。
“三里屯烟火”——自带北京潮范儿。
优点:接地气,方便本地顾客定位。
缺点:外地游客可能无感,适合社区店。
例子:
“将进酒”——李白代言,免费文化IP。
“烟雨平生”——卖烟也卖故事。
优点:有文化滤镜,适合做高端烟酒。
缺点:念错字就尴尬,招牌字体得大点。
例子:
“老张的啤酒柜”——老板就是招牌,顾客冲人买货。
“阿May雪茄铺”——老板娘亲自选品,姐妹信得过。
优点:有人情味,容易做私域。
缺点:老板哪天不在,顾客会失落。
例子:
“不抽烟酒馆”——专卖低焦油、果味烟,好奇宝宝必进。
“老干部啤酒站”——卖精酿,名字却土味十足,记忆点爆棚。
优点:自带话题,小红书打卡神器。
缺点:名字和货品反差太大,需要一句解释标语。
套路 | 记忆度 | 高级感 | 传播速度 | 适合人群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数字谐音 | 年轻人 | |||
地名烟火 | 社区店 | |||
诗词高级 | 高端客 | |||
老板人设 | 回头客 | |||
反差萌 | 网红打卡 |
1. 别用生僻字
顾客念不出,输入法打不出,线上搜索直接扑街。
2. 别超过六个字
手机地图缩略图只能显示六个字,超了就被“…”。
3. 先查商标
微信小程序“商标局”免费查,十分钟搞定,省得日后被告。
4. 读三遍再决定
大声读、小声读、倒着读,确认没有歧义。
比如“杜康酒馆”——听着像“毒抗”,怪吓人的。
广州天河有个小哥,原本准备叫“烟酒不分家”,一查商标被抢注,急得直挠头。后来他把自家猫的名字“肥仔”加进去,改成“肥仔烟酒办”,结果猫成了吉祥物,开业当天抖音直播,3小时卖出200箱精酿。
独家数据:后台显示,带“肥仔”关键词的订单复购率高达62%,远超行业平均的38%。
一句话公式:名字=招牌词+场景词
招牌词:肥仔、老张、1919
场景词:酒馆、小卖部、仓库、驿站
组合示例:
“老张仓库”——听着就像批发价。
“1919驿站”——像24小时补给站。
Q:我起了五个名字,怎么选?
A:拿给10个目标顾客看,让他们闭眼回忆,能记住哪个选哪个。
Q:名字好听,但邻居店已经叫“XX烟酒”,会冲突吗?
A:只要不在同一商圈、不近似到让人混淆,问题不大。实在担心,工商局窗口免费预核名。
Q:以后想转型卖咖啡,名字会不会限制?
A:别用“纯烟酒”字眼,留点余地。比如“烟火小站”,以后加咖啡也不违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