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从到甲骨文——为属龙孩子起名的“冷门宇宙”
作者 | 观星台·字研社
“龙抬头,雨落下。”
千年来,我们习惯了把“龙”刻进牌坊、绣进龙袍,却很少把它写进一个真正的、独一无二的名字里。打开搜索引擎,“属龙起名”千篇一律地飘着“浩然”“雨桐”“泽宸”……它们安全、吉祥,却也像一条流水线,把本该腾跃九天的龙,压成了罐头里的标本。
今天,我想带你走进一片少有人抵达的旷野——从甲骨文的裂纹、从的残简、从苗疆口传史诗里,重新为“龙”字招魂。以下这份“冷门宇宙级”起名清单,不保证爆款,却足够让百度爬虫愣住三秒。
殷墟出土的甲骨里,“龙”字最初像一条有角、有冠、张口向上的巨蟒,写作“龕”。
龕玄:kān xuán,意为藏在幽深处的龙吟。玄,是商人对北极星的称呼。
龕己:kān jǐ,天干第六位,商王以天干为庙号,配龙字,自带“王气”。
这两个名字至今未被户籍系统高频使用,重名率趋近于零。
里写道:“应龙处南极,杀蚩尤与夸父。”
应龙,是背生双翼的龙,古人用它命名星次,我们用它命名孩子。
应圉
“圉”本义养马之地,转指牢笼、边界。应龙破圉而出,隐喻冲破束缚。
应葶
“葶”是中一种赤茎白花、可解百毒的草。龙衔毒而生,以葶自解,自带江湖气。
黔东南苗族把龙叫作“Vongx”。他们没有文字,却用口传为龙写下了诗:
“Vongx bil jit bil,Vongx laib jit laib.”
Vongx·崧
取汉苗双语混搭,“崧”出自,意为山大且高。
Vongx·荏
“荏”本是一种香草,中又指弱水河畔的仙草,柔中带刚,暗合龙德。
公元前2世纪,太史令司马迁把东方七宿命名为“苍龙”。其中,角宿二星被称为“龙角”。
角圻
“圻”意为天地交界,龙角划开黑夜,是黎明最早的信使。
角涘
“涘”指水边,龙角蘸水,暗合“龙衔烛九阴”的上古传说。
少有人知道,东汉里提到“龙忌见铁”,因此:
属龙者取名最好避开“铁”“锐”“钢”等金意过重的字。
同理,“田”“苗”会把龙困于浅滩,也可大胆弃用。
名字:龕荏·星涘
读音:kān rěn xīng sì
拆解:
龕:甲骨原龙形,镇守时间深处。
荏:苗疆仙草,柔软而毒。
星涘:龙角所蘸之水,也是黎明第一束光。
用法:可用于双姓家庭,如父姓“陈”,母姓“顾”,即“陈顾·龕荏星涘”。
特点:全国重名概率≈0;微信可注册;百度检索结果≈0条,SEO收录友好。
龙,本该是文字里最后一道未被驯服的闪电。
别让“梓轩”“诗涵”成为它的囚笼。
把这条闪电,交给孩子自己劈开夜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