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一家新开的炒饭小店起名字,比想象中难。老板阿杰本来觉得“好吃炒饭”四个字够直白,结果朋友一句“这名字像宵夜档的塑料招牌”把他噎得够呛。于是,他把“炒饭起名字大全”四个字打进搜索框,才发现门道比锅气还深。
先说品类。同样是蛋炒饭,有人叫“黄金万两”,有人叫“一蛋暴富”。前者像老派港剧里的金铺,后者则把年轻人的梗玩得飞起。阿杰灵机一动,把自家招牌的咸鱼鸡粒炒饭改成“咸鱼翻身饭”,当天就多卖出三十份。可见名字不只是标签,还是一句暗戳戳的社交货币。
再谈场景。写字楼底下的店,名字最好像快捷键:一口炒饭、秒炒、饭来张口。顾客赶电梯时扫一眼就能记住。大学城旁边的铺子则可以放飞,“饭醉团伙”“熬夜续命炒”听着就像社团招新,自带传播buff。阿杰把分店开到景区后,直接把“烟雨炒饭”打在油纸灯笼上,照片一出,小红书点赞破万。
口味也能拆成关键词。辣的可叫“火焰山”“爆脾气”,不辣的就叫“小白安心炒”。阿杰试过把九层塔虾仁炒饭取名“绿光”,结果女生排队,男生懵圈,后来加了个括号“泰式罗勒虾仁”才平衡销量。可见名字再艺术,也得让人一秒知道吃什么。
还有老板本人的故事。阿杰的爷爷是老广州艇仔粥传人,他把爷爷的小名“阿海”嵌进招牌,成了“阿海一记炒饭”。开业那天,爷爷颤巍巍地夹起一口,说比艇仔粥还香。路过的老街坊听见,纷纷进来捧场。名字成了情感链接,比任何营销都管用。
如果以上都不合胃口,下面这份私藏炒饭起名字大全拿去直接用:
锅气冲霄汉
米粒流浪记
烟火不打烊
炒到世界尽头
饭醉分子
粒粒皆辛苦
金包银宇宙
深夜放毒所
一口翻山越岭
皇上请用膳
阿杰最后把总店定名“翻滚吧炒饭”,听起来像综艺,却没人能拒绝。毕竟,谁不想看一锅米饭在铁板上腾空而起,再稳稳落回勺里呢?名字起好了,锅铲一挥,故事就开始了。